深入开展控烟宣传教育。
东北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的PM2.5组分在线监测结果表明,燃煤、生物质燃烧和机动车排放是哈尔滨市PM2.5污染最主要的贡献源,占比分别为35-40%、20-30%和20%左右。督查发现,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对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重视不够。
环境保护部相继派出12个督查组对天津市、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山东省等重点地区开展重污染天气应急督查,重点督查地方应急预案落实情况,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企业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情况,以及大气污染源排放情况。11月2日起,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重污染过程,最大影响面积分别达到63万和38万平方公里,污染范围覆盖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等7省(市)。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赵英民专门协调辽宁、吉林、内蒙等省(区)政府相关领导同志,强调及时启动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空气重污染的影响。环境保护部将密切关注空气质量状况,继续对各地政府应急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督查,及时要求各地落实整改措施,重要情况随报。环境保护部今日向媒体通报,针对11月2日-5日期间东北、华北地区持续重污染天气过程,环境保护部组织专家进行会商,并派出12个督查组赴重污染地区进行督促检查。
燃煤和机动车排放是沈阳市PM2.5最主要的贡献源。三是应急预案宣传贯彻不到位。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多次强调,一部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
2015年到今年8月,各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9693件约1.4万人,提起公诉约2.9万件4.5万人,立案查处环境保护领域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1939人。为此,检查组建议,要深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充实基层监察执法力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最高人民法院和15个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福建、浙江等地改进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比重。
相关部门环保职责不明确,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难以共享,执法合力不足。内蒙古、山西、宁夏等17个省份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要求,明确了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环保责任。
同时,检查组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环境监测和执法,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少,业务能力弱,技术支撑不够,经费保障不足,不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但检查组同时发现,当前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有待健全,一些地方存在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
司法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境司法不断强化。为此,检查组建议,要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强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为此,检查组认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政府环保责任的红线。严在何处?牙齿咬了谁?法律实施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民众关心,法律的立法机关也高度关注今年6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河北、山西、黑龙江等8省区开展了新环保法执法检查,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喜忧参半。
2015年,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超过42.5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7%和34%。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一些地区环境执法监管不到位,覆盖面不全,执法偏软。
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新环保法实施以来,一系列行动有力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
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23件,审结61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15年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计16.7万件,审结14.8万件。追责2015年,环保部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为此,检查组认为,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环保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严守环境质量底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政府环保责任的红线。2015年,各级环保部门下达行政处罚决定9.7万余份,罚款超过42.5亿元,分别比2014年增长17%和34%。严在何处?牙齿咬了谁?法律实施效果如何?这些问题民众关心,法律的立法机关也高度关注今年6月至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河北、山西、黑龙江等8省区开展了新环保法执法检查,并委托其他23个省区市人大常委会对本行政区新环保法实施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喜忧参半。
基层环境执法人员少,业务能力弱,技术支撑不够,经费保障不足,不适应繁重的监管任务。福建、浙江等地改进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大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指标比重。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多次强调,一部好的法律不能成为纸老虎,要让它成为一个有钢牙利齿的利器,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相关部门环保职责不明确,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的现象时有发生,部门间缺乏协调配合,信息难以共享,执法合力不足。
但检查组同时发现,当前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有待健全,一些地方存在有案不移、有案难移、以罚代刑等现象。追责2015年,环保部公开约谈了15个市级政府主要负责同志。
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环境污染犯罪案件603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2万余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2%。为此,检查组建议,要完善案件移送标准和程序,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制度,加强环境司法队伍建设,加大对环境违法案件的强制执行力度。但检查组发现,有的地方考核问责机制不健全,压力传导层层衰减。有的地方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环境监测和执法,地方保护现象仍然存在。
新环保法实施以来,一系列行动有力推动地方政府落实环保责任。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保部门充分运用新环保法赋予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段,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的环境监管执法,各地普遍建立了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
自2015年1月1日以来,被称为史上最严长了牙齿的新环保法实施已1年有余。受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123件,审结61件,有力打击和震慑了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和15个高级人民法院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2015年至今年6月,全国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受理环境资源类刑事、民事、行政案件共计16.7万件,审结14.8万件。
2015年到今年8月,各级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破坏环境资源犯罪9693件约1.4万人,提起公诉约2.9万件4.5万人,立案查处环境保护领域涉嫌贪污贿赂、渎职等职务犯罪1939人。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发现,一些地区环境执法监管不到位,覆盖面不全,执法偏软。为此,检查组建议,要深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充实基层监察执法力量,提升执法人员能力和水平。
执法长久以来,环保执法过松过软深受诟病。司法新环保法实施一年多来,环境司法不断强化。
2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显示,从2015年到今年8月份,全国实施按日连续处罚案件1163件,查封、扣押案件8647件,停产、限产案件4990件。内蒙古、山西、宁夏等17个省份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的要求,明确了各级党政机关和有关职能部门的环保责任。
同时,检查组建议,要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力度,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依法落实环境保护责任此前过松过软的执法力量曾让环保备受诟病。